尖山周边景点简介
海盐南北湖 ——位于杭州湾北岸,海盐县武原镇西南19千米,因有湖塘将湖隔成南、北两半得名,又名永安湖、高士湖。原为海湾,后封闭成湖。三面环山,南临杭州湾,融湖光、山色、江海于一体,风景优美,酷似杭州西湖,故又有”小西湖”之称。面积约1.2平方千米,平均水深约1米。有澉湖秋月、云岫合壁、鹰窠晴雪、茶磨松风、孟泉瀑布、巫门渔笛、石帆蜃气、葫芦迭翠8景。尤以西侧之鹰窠顶着称,高186.8米。有云岫庵建于宋,庵名出自晋陶渊明的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据说:每年阴历十月初一清晨登顶,可见“日月并升”奇观。现为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特色景点:
山:云岫庵、谈仙石城、鹰窠顶
湖:鲍公堤、白鹭洲、蝴蝶岛
海:钱江潮源
人文:金九避难处、陈从周艺术馆、黄源藏书楼、吴越王庙
休闲活动:
户外拓展、自驾游、农家乐、休闲垂钓、海边拾趣、汽车越野、登高等
盐官观潮 ——钱江潮,又称海宁潮,以“一线横江”被誉为“天下奇观”。海宁观潮之风汉时即已蔚然,唐宋时更盛。北宋词人潘阆所唱“长忆观潮,满郭人争江上望。来疑沧海尽成空,成面鼓声中。弄潮儿向涛头立,手把红旗旗不湿,别来几向梦中看,梦觉尚心寒。”便是当年“弄潮”与“观潮”的真实写照。
钱江潮的形成与月亮、太阳的引力有关。东汉哲学家王充首次提出了“涛之起也,随月盛衰”的论断。后经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证明:钱江潮是在月亮、太阳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形成的。“早潮才落晚潮来,一月周流六十四”(白居易诗),钱江潮每日有两潮,农历初一、十五子午潮,半月循环一周,尤以农历初一至初五、十五至二十潮为大,一年有120个观潮佳日。
海宁是观钱江潮之胜地,这与海宁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。钱塘江到杭州湾,外宽内窄,外深内浅,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。出海口东面宽达100公里,往西至澉浦,江面骤缩到20公里,至海宁盐官镇一带时,江面只有3公里宽。起潮时,宽深的湾口,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,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浅,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,便后浪推前浪,一浪更比一浪高,形成了陡立的水墙。
被苏东坡誉为“八月十八潮,壮观天下无”的钱江潮发展至今在海宁已形成了“一潮三看四景”的追潮旅游。在盐官镇东约8公里的大缺口观看“双龙相扑碰头潮”,在盐官可以看到“江横白练一线潮”,在盐官镇西约11公时的老盐仓观看“惊涛裂岸回头潮”,在夜间可观看“月中齐鸣半夜潮”,同时可以享受一下听潮之美妙。
世界一绝的钱江潮,是大自然的恩赐。千百年来无数名人游客为之倾倒。白居易、李白、苏东坡等历代名人墨客在一睹天下奇观后贸下了千余首咏潮诗词。清代乾隆皇帝,六下江南中曾四次到盐官观潮,赋诗10余首。孙中山、毛泽东等一代伟人,也曾来海宁观潮,并留下了诗文。浩瀚的钱江潮,撞击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,给临江而居的海宁人民留下了一笔丰富的“潮文化”资料,大量有关潮的学术著作、文化作品等,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。徐志摩故居 ——徐志摩故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、散文家、“新月派”灵魂人物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。故居建成于1926年,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。为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2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点。故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,前后两进,主楼三间二层,前带东西厢楼。后楼亦三间,屋顶有露台,可登临。故居台门上方有诗人表弟金庸的手书“诗人徐志摩故居”,正厅有匾曰“安雅堂”,乃启功补书。
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、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,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。正厅、卧室、书房布置复原陈列,再现诗人的家境和生活场所。 |